上一页|1|
/1页

主题:【重温旧歌】达明一派的《十个救火的少年》

发表于2017-01-13

作为70后的我,最近重听1990年达明一派的一首歌《十个救火的少年》


以下是歌词


在某午夜火警钟声响遍

城里志愿灌救部队发现 集合在桥边

 

十个决定去救火的少年

其中一位想起他少锻炼 实在是危险

报了名便算

 

另有别个勇敢的成员

为了要共爱侣一起更甜

静悄静悄 便决定转身窜

 

又有为了母亲的劝勉

在这社会最怕走得太前

罢了罢了 便归家往后转

 

 

十个决定去救火的少年

来到这段落只得七勇士 集合在桥边

 为了决定去救火的主见

其中三位竟终于反了脸

谩骂著离开 这生不愿见

 

尚有共四个稳健成员

又有个愿说却不肯向前

在理论里 没法灭火跟烟

 

被撇下了这三位成员

没法去令这猛火不再燃

瞬息之间 葬身于这巨变

 

在这夜这猛火像燎原

大众议论到这三位少年

就似在怨 用处没有一点

 

在这夜这猛火像燎原

大众议论到这三位少年

乱说乱说 愈说只有愈远

 

十减一得九 九减一得八

八减一得七 七减一得六

六减一得五 五减一得四

四减一得三 三减一得二

二减一得一 一减一得无


发表于2017-01-13

十个少年来救火,刚开始充满热情,但逐渐分崩离析。

前进只需要一个理由,就是匹夫有责。而后退则有百般托词。

7个理性人撤了,剩下三个理想主义者葬身火海。

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这个社会理想主义者这么少了,因为都被坑了,而且理想主义者不仅身死还要受到人们的嘲笑埋怨。

问题就出在这“匹夫有责”上,它怎么就没了呢?




 当时的香港处于可以算是发达的时代,也同其他的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一样,社会公民的个人意识增强,从而导致对社会的冷漠。歌中十个少年,因为种种个人原因而只剩下三分人,而这三个为救火而遇难的少年却得不到人们应有的态度。



发表于2017-01-14
好久没有看见方生改歌了
发表于2017-01-14
没听过呀
发表于2017-01-14

改得好好

发表于2017-01-14

无论如何,支持一下。

上一页|1|
/1页